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

2024-03-08 11:11:09 | 七星网

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

为何本科逐渐停止扩招,而专科要继续扩招

本科逐渐停止扩招,而专科继续扩招,是根据社会需求而合理的调整人才结构。 七星网

本科停止扩招,专科继续扩招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社会人才的需求本来就是一个金字塔型的,比如优秀的研发人才占少数,而应用型人才则是需要大量人员。所以从人才结构来看,专科扩招是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是教育模式的正常回归。

所谓术业有专攻,我曾在一家教育机构干过兼职,教育机构很多时候需要一些兼职老师或者助理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专科生和本科生之间的理论知识是存在一定差距,本科院校注重理论学习,所以本科毕业的老师,理论功底更加扎实。

但是我后来到一家企业工作后发现,生产企业中生产和销售方面,专科生的表现要比本科生优秀。究其原因,专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技术实战能力培养,所以专科生对于新设备、新工艺的接受能力要比本科生强。

然而在社会人才需求关系中,技术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远远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比如研究设计院大多对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需求量大,但是新产品研发出来后,在推广普及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技术型的专科生。

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本科生和专科生

不管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有佼佼者,也不可避免都有学渣,专科生也并不见得比本科生混的的差,各有各的特长,才可以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我们不能戴着学历的有色眼镜去看待本科生和专科生。

学生学得怎样,一方面要看学生的自身努力,另一方面要看学校的教学质量。专科学校顾名思义是重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自己所属专业的专业技能,不过很多专科学校盲目地追求升本,弄得专不专,本不本的。

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目前就业需求量最大的是专业技术实战型人才,所以专科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可以更加专业化和实战化,在培养上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去实践,这样实事求是的学校,即便不是什么985院校的本科,也是十分优秀的,因为它顺应了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人对知识的学习是无尽的,学习技术和理论知识都是人们的权力,不能人为制造隔阂,应该允许专科学生进入本科深造,允许本科学生学习技术,在自愿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让本科生和专科生专业互补,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步入职场后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专科生,只要脚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学到真本事,都是社会的优秀人才,没有必要一心追求本科而鄙视专科。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

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

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

高考扩招是指中国大陆自1999年开始的,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1、高考扩招的背景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国企改制导致了国企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大规模接受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开始显现。

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高校招生规模和入学率都很低,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

2、制定扩招计划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经济学家汤敏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 这份建议被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1999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增加了51.32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之后几年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 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3、高考扩招的影响

高考扩招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高考扩招提高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

高考扩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育质量下降、基础设施不足、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待遇下降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等措施来解决。

高职的教育水平、扩招目的以及扩招对象

1、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在本科扩招之后,中国还进一步推进了高职扩招政策,以改善高校结构,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高职扩招的目的

高职扩招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缓解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创业。

3、高职扩招的对象

高职扩招的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及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这些群体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通过高职扩招,可以提高学历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

扩招意味着降分吗?高职扩招多少分能通过?

随着各地开始逐渐公布2021年高考报名时间,应考的学生们也渐入佳境,越来越多朋友开始了解各项招生政策,其中就包括了近年来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

“高校扩招”在广义下是指研究生扩招、本科扩招、高职扩招,而与之对应的“扩招意味着降分吗”、“高职扩招多少分能通过”等问题大家并不了解,而本文就将回答这些问题。

一、扩招意味着降分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高校扩招中种类招生类型,其中可以明确的是,受众面最广和关注度最高的本科生扩招,大部分是指在高考统招中增加招生人数,由此可以知道:

1) 本科扩招不一定降分 ,降分情况主要与投档情况有关,并且降分幅度难以预料。

本质上本科扩招并非是由国家部门确定的具体政策,更多的则是国家教育层面的发展方向,具体执行方案则由高校确定,因此无法确定降分情况。与之对应的甚至有“缩招”。

与之对应的研究生扩招也已存在超过15年,不过研究生扩招却实实在在增加了研究生录取人数,并从客观数据上可认为是降低了难度,由此可以知道:

2) 研究生扩招能以数据证明考研难度降低 ,并且与录取人数成增长关系,即“降分”。

由2019-2020年的研究生报录情况统计显示,虽然2020年报名人数增长率低于2019年,但录取人数增长率却高于后者超过13%,这正是2020年教育部增加扩招幅度的功劳。

最后一项是扩招量最大、且已经确定将实行三年的高职扩招。高职扩招由2019年通过的实施方案确定,其中2020年和2021年两年都将扩招一百万人,但降分暂无明文规定:

3) 高职扩招暂未公开任何明文降分规定 ,但降低难度理应存在于多数参与院校中。

首先扩招百万人意味着本身难度就不能太高;其次也与面向群体有关,虽然高中及中职毕业生也可参加,但面对下岗失业及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难度自然不能太高。

另外,虽然招生单位都是高职院校,但实际上高职扩招的考试内容和分数都与高考并不相同,也就是说两者并不能相互比较降分难度。

总而言之,不论是哪个类扩招,目前都没有明确招生的规定,但研究生扩招和高职扩招确实存在降低难度的情况,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扩招政策规定了解对应招生考试。

二、高职扩招多少分能通过?

首先我们要知道,针对于不同的高职扩招考试群体,各省市招生考试部门将确定不同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并且大部分地区的录取原则、分数组成并不一致,以下仅供参考:

1)省份控制线举例:

以福建省2019年高职扩招考试的规定为例,就要求学生首先要满足职业技能测试或适应性测试,其次高于文化考试分数线。

其中,退役军人的文化考试分数线为80分,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高中和中职学校往届生、应届生和高考未录取考生都是按120分。

2)院校分数线举例: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录取分数为例,学校公布了各类别考生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但未公布职业技能测试资格线。

其中退役军人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72分;高中和中职毕业生的分数线为295分;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的分数线为87分。

以上就是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七星网。
与“高考扩招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