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3 20:57:59 | 七星网
1、西北大学在北京的考古学(以上专业办学地点:长安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七星网
2、西北大学在北京的金融工程(以上专业办学地点:长安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经济统计学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 | 物/史/政(3选1) | 综合 |
考古学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1 | 历史/地理(2选1) | 综合 |
考古学(4250元)(办学地点长安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 | 地理/历史(2选1) | 综合 |
经济统计学(5500元)(办学地点长安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1 | 物/政/史(3选1) | 综合 |
经济统计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1 | 物/政/史(3选1) | 综合 |
考古学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1 | 历史/地理(2选1) | 综合 |
金融学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文科 |
文物保护技术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1 | - | 理科 |
金融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文科 |
考古学 | 北京 | 2018/本科一批 | 1 | - | 文科 |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8个本科专业,其中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地质学、考古学2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1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500余人,研究生13900余人,国际学生600余人。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近30个国家及地区的1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一、2023西南交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南交通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包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西南交通大学在北京的交通运输类(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西南交通大学在北京的建筑学(五年制)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西南交通大学在北京的生物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一、2023西南财经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南财经大学在北京的金融学类(含金融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投资学)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2、西南财经大学在北京的经济统计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3、西南财经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4、西南财经大学在北京的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5、西南财经大学在北京
一、2023安徽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安徽大学在北京的金融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安徽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二、历年安徽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2022/本科批3物理必选综合金融学北京2022/本科批3不限综合计算机类(学费待定,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办学地点磬苑校区)北京2
一、2023福州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福州大学在北京的人工智能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福州大学在北京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二、历年福州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物联网工程北京2022/本科批1物理必选综合人工智能北京2022/本科批2物理必选综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北京2022/本科批2物理必选综合物联网工程(5460元)
一、2023暨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暨南大学在北京的广告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暨南大学在北京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3、暨南大学在北京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暨南大学在北京的税收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5、暨南大学在北京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6、暨南大学在北京的翻译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7、暨南大学在北京的生物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8、暨
一、2023贵州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贵州大学在北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贵州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以上专业办学地点: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贵州大学在北京的建筑类(五年制)(含建筑学、城乡规划。要具有一定美术基础,不招色盲、色弱)(以上专业办学地点:校本部)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贵州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类(含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2023郑州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郑州大学在北京的临床医学(五年制)(6300元,不招色盲、色弱及单色识别不全者)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2、郑州大学在北京的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3、郑州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4400元,含工商管理、会计学。不招收单色识别不全考生)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4、郑州大学在北京的自动化类(5700元
一、2023云南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云南大学在北京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2、云南大学在北京的生物科学(国家生物学基地班)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3、云南大学在北京的法学(以上专业办学地点:呈贡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4、云南大学在北京的经济学类(含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大类培养分流办法详见《云南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竟程)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
2023-05-14 05:31:56
2023-08-19 08:36:27
2023-05-13 04:28:27
2023-11-22 16:40:14
2023-11-01 07:21:25
2023-10-19 1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