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 06:22:20 | 七星网
1、西安科技大学在北京的电子信息工程(以上专业办学地点:主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专业名 | 省份 | 年份/批次 | 计划人数 | 选科 | 科目类型 |
---|---|---|---|---|---|
电子信息工程 | 北京 | 2022/本科批 | 2 | 物理必选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6480元)(办学地点主校区) | 北京 | 2021/本科批 | 2 | 物理必选 | 综合 |
电子信息工程 | 北京 | 2020/本科批 | 2 | 物理必选 | 综合 |
物联网工程 | 北京 | 2019/本科批 | 2 | - | 理科 |
物联网工程 | 北京 | 2018/本科二批 | 1 | - | 理科 |
汉语言文学 | 北京 | 2018/本科二批 | 1 | - | 文科 |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22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绿色学校”、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9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2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学校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及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5万人。
学校有教职工近2300余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授、副教授7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300余人。其中32人次获国家级“专家学者”称号,105人次获省级“专家学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学校还有一支由3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8人。
“十三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71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79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18.6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92项,授权专利3386余项。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入选高校,也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四所创始院校之一。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麦考瑞大学联合开展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高校开展多层次师生交流项目42个。已招收和培养了来自32个国家的本硕博学历生及短期进修国际学生。七星网
65年来,在教育部、原煤炭工业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几代西科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紧密结合,为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牢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建设能源、安全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事业和应急管理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202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大类包含专业“软件工程”一、二年级每人每年学费6600元,三、四年级按学分收费,每学分不超过400元,总学分不高于80学分)(以上专业办学地点:南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0人;2、西安
一、20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北京的建筑学(五年制)(以上10专业办学地点:雁塔校区,20专业办学地点:草堂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以上10专业办学地点:雁塔校区,20专业办学地点:草堂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
一、2023陕西科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陕西科技大学在北京的电气类(以上专业含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办学地点:未央大学园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陕西科技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电气类北京2022/本科批1物理必选综合电气类(6480元)(含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农化、机器人工程)北
一、2023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上专业办学地点:主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2、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以上专业办学地点:未央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西安工业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工商管理类北京2022/本
一、2023西安工程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安工程大学在北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二、历年西安工程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国际经济与贸易北京2022/本科批2不限综合国际经济与贸易(5000元)北京2021/本科批2不限综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北京2020/本科批2不限综合国际经济与贸易北京2019/本科批2-理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2023西安理工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安理工大学在北京的自动化(卓越班)(以上专业办学地点:曲江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2、西安理工大学在北京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上专业办学地点:曲江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西安理工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自动化类北京2022/本科批1物理必选综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北京202
一、2023西安石油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西安石油大学在北京的工商管理类(含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上专业办学地点:鄂邑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2、西安石油大学在北京的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以上专业办学地点:鄂邑校区)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二、历年西安石油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
一、2023安徽医科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1、安徽医科大学在北京的药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2、安徽医科大学在北京的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二、历年安徽医科大学在北京高考专业招生计划人数专业名省份年份/批次计划人数选科科目类型临床医学(五年制)北京2022/本科批2化学、生物(2科必选)综合药学北京2022/本科批3化学、生物(2科必选)综合临床医学(五年制)北京2020/
2023-11-03 13:51:20
2023-10-19 11:36:28
2023-08-19 08:36:27
2023-11-22 16:40:14
2023-11-07 17:00:45
2023-11-01 07: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