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07:56:25 | 七星网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官网:http://www.cqvie.edu.cn/
【办学特色】
学院树立“职业本科、工程技术、育训并举、辐射西南、业界标杆”的办学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砺苦、谨信、惟精、弘毅”品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形成“双主体、双特色、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以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体,以测绘地理信息和安全类专业为特色,土木建筑、财经商贸和文化艺术类专业协调发展,着力打造“砺苦砺行、崇德崇技、开放开拓、智慧智能”的办学特色。
【基础条件】
办学地址:学校地处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聂荣臻元帅的故乡—重庆市江津区,交通便利,紧邻渝昆高铁江津北站和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高铁站站。
办学规模: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国际教育、培训学生400余人,年均继续教育培训超30000人次。
校园环境:校园占地近1300亩,校舍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超过5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近20平方米。
图书资源:学校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17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万册,电子期刊3万余册,并建有资源丰富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平台。
教学院部: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资源与安全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艺术设计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教学院部。
专业设置:学校开设有57个专科(高职)专业。专业全面契合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跟重庆市智慧重镇、智造名城发展方向,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国家双高专业群为龙头的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4个,带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市级A类高水平专业群迭代发展。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65.0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40.90%。其中,教授(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80余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0余名),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近300人;博士8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超过80%。
教学资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29门,市级一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重庆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产教融合:职教适应性突出,服务重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牵头组建1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3个市级职教集团,是重庆市整体向产教融合型深化高校之一。学校是国家建设行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矿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信息技术软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优势】
人才质量持续攀升。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专业人才,在西南地区煤炭企业-中层以上管理干部中,我校校友占一半以上,学校被誉为西南“煤业黄埔”。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得到全面贯彻,学生2019年获国赛一等奖5项,位列全国第八;2020年国赛奖牌总数全国第三;2021年国赛获一等奖4项,位列全国第一;2022年国赛获一等奖3项,“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赛项第三次斩获一等奖。在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师生团队斩获国奖金奖1项,刷新重庆高职院校在职教赛道创业组中最好成绩。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97.8%。雇主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专家能手领衔授课。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2021年,教师获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获奖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重庆市名师(含重庆英才名家名师)4人,巴渝学者2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同时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担任学校名誉校长,组建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多元办学特色明显。建设“政行企校”四方共建平台,与中国煤炭教育协会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协作,形成覆盖广泛的多方合作基础。充分汇聚职教集团办学资源,形成链接紧密的职教共同体,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中兴通讯学院、新大陆物联网产业学院、华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3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成华为、南方测绘、阿里创新等订单班,探索出校企之间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团队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特色明显的混合所有制多元办学机制。
社会服务紧跟时代。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特色优势、优质资源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建成以重庆市高职院校首个院士工作站——“刘人怀院士工作站”为先导,省部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矿业工程应用技术推广中心、现代教育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煤矿安全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骨架,博士、教授企业工作站为支点的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村职业教育不断与现代职业教育接轨。牵头成立重庆首家校地共建的乡村振兴学院,以电商切入为特色,全方位服务地区乡村振兴;牵头搭建新农学校,开展“十百千万”行动计划,育训结合培养新农人才,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融入乡村建设。
国际合作自信有为。学校在推动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中泰职教联盟,并作为中泰职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与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20余国开展海外留学生培养、技术服务以及合作举办国际化高端合作平台。与非洲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坦桑尼亚联合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开办“鲁班工坊”,形成学校独创的CEC模式。组建英国BTEC授权中心,实现西南区域高职院校首次突破。建成“中德莱茵产业创新中心”“德国5G国际学院”,首度将中国职业教育方案输入欧洲。联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工艺大学(斯坦金)开办“中俄智能制造国际学院”,实现重庆高职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突破”。
【办学成绩】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能源系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突出贡献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院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治理体系建设50强、育人成效50强、创新创业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50强、智慧校园50强;获得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重庆市大学生就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专业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类别 | 学制 |
---|---|---|---|
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资源勘查类 | 三年 |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资源勘查类 | 三年 |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三年 |
环境工程技术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环境保护类 | 三年 |
建筑室内设计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筑设计类 | 三年 |
建设工程监理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三年 |
数控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三年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自动化类 | 三年 |
智能控制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自动化类 | 三年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自动化类 | 三年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航空装备类 | 三年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汽车制造类 | 三年 |
煤矿智能开采技术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煤炭类 | 三年 |
金融科技应用 | 财经商贸大类 | 金融类 | 三年 |
市场营销 | 财经商贸大类 | 工商管理类 | 三年 |
园林工程技术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筑设计类 | 三年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自动化类 | 三年 |
汽车电子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汽车制造类 | 三年 |
环境监测技术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环境保护类 | 三年 |
工程造价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三年 |
大数据与会计 | 财经商贸大类 | 财务会计类 | 三年 |
现代物流管理 | 财经商贸大类 | 物流类 | 三年 |
旅游管理 | 旅游大类 | 旅游类 | 三年 |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三年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筑设计类 | 三年 |
建筑工程技术 | 土木建筑大类 | 土建施工类 | 三年 |
建设工程管理 | 土木建筑大类 | 建设工程管理类 | 三年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装备制造大类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三年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电子信息类 | 三年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产品艺术设计 | 文化艺术大类 | 艺术设计类 | 三年 |
人物形象设计 | 文化艺术大类 | 艺术设计类 | 三年 |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 交通运输大类 | 道路运输类 | 三年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通信类 | 三年 |
智能互联网络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通信类 | 三年 |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 旅游大类 | 旅游类 | 三年 |
视觉传达设计 | 文化艺术大类 | 艺术设计类 | 三年 |
水文与工程地质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地质类 | 三年 |
工程测量技术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测绘地理信息类 | 三年 |
安全技术与管理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安全类 | 三年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 土木建筑大类 | 土建施工类 | 三年 |
市政工程技术 | 土木建筑大类 | 市政工程类 | 三年 |
药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 | 药品与医疗器械类 | 三年 |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 | 交通运输大类 | 城市轨道交通类 | 三年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软件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 旅游大类 | 旅游类 | 三年 |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 | 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 安全类 | 三年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装备制造大类 | 汽车制造类 | 三年 |
大数据技术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云计算技术应用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电子与信息大类 | 计算机类 | 三年 |
一、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官网网址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官网:http://www.cqipc.net二、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重庆机器制造学校,1956年,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创建;2000年,重庆机器制造学校和重庆机械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获批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
一、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校官网网址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校官网:www.cqeec.com二、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简介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95年。2001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育部代码12755)。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重庆市示范性软件学院、重庆市软件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笔记本电脑基地人才培养院校、
一、重庆科技学院学校官网网址重庆科技学院学校官网:www.cqust.cn二、重庆科技学院简介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两所1951年开始办学并保持良好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2017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
一、重庆三峡学院学校官网网址重庆三峡学院学校官网:www.sanxiau.netwww.sanxiau.edu.cn二、重庆三峡学院简介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199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
一、重庆文理学院学校官网网址重庆文理学院学校官网:——二、重庆文理学院简介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为渝西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学校坐落在重庆市永川区,有红河、星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67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94.5
一、重庆工商大学学校官网网址重庆工商大学学校官网:www.ctbu.edu.cn二、重庆工商大学简介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高水平财经类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重庆市国际人文特色高校。学校传承和弘扬“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重工商大精神,秉持“
一、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官网网址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官网:www.wgxy.net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伴随中国钢铁强国使命成长,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为主,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级技校)、成人继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高
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官网网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官网:——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2002年由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占地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米。学校以“励志·践行”为校训,坚持“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办学定位,专业布局顺应江苏和常州产业发展迈向中高
2023-05-11 08:50:37
2023-06-20 14:27:06
2023-05-17 16:21:22
2023-05-17 16:19:26
2023-05-11 08:51:25
2023-05-11 08:51:15